在德国方面,1933年,希特勒上台时,德国的经济刚刚从大萧条中恢复过来,但急需军备扩张所需的原材料。由于一战后丧失了洛林和阿尔萨斯地区,德国失去了这些关键的矿产资源,而钨、锑、锡等矿产对军事工业至关重要。钨是制造耐高温枪管和穿甲弹的重要原料,锑能通过合金提升硬度,而锡则是制造轴承和青铜部件的关键成分。没有这些矿产资源,德国的坦克和炮弹的质量便无法得到保证。但由于欧洲其他国家不愿意出售这些矿产,且西班牙等国要价过高,德国最终将目光投向了中国。中国的湖南、江西、广东和广西等地盛产这些矿产,而中国本身的工业水平较低,并未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。经过德国军事顾问的推荐,希特勒决定通过易货交易来帮助中国。1934年8月,德国与中国签署了《中德原材料及农产品与工业及其他产品互换条约》,中国通过出口矿产资源,换取德国提供的军火和技术。
合作开始后,德国的军事顾问团在中国的规模不断扩大,人数最高时达到了70多人,核心人物包括汉斯·冯·塞克特和亚历山大·冯·法肯豪森。塞克特于1933年5月来到上海,担任资深顾问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他就提出了《陆军改革建议书》,建议中国建设一支小而精的机动部队,参考魏玛德国的国防军模式。塞克特于1934年回国前,推动了合步楼公司成立,负责促进贸易与技术转移。法肯豪森在1935年接任,继续深化军队改革,并协助训练了8万多名中国士兵,帮助组建了教导总队、第87师、第88师和第36师,这些部队被称为“德械师”。此外,德国还开始大规模地提供装备。到1935年,中国从德国购买了31.5万顶M35钢盔、各种炮弹以及高射炮等武器。到了1936年,军火的价值已经达到了2374万帝国马克,其中包括榴弹炮、反坦克炮(如PAK35/36 37毫米炮)、装甲车和一号坦克样车。中国海军还订购了鱼雷艇和潜艇,尽管其中的一些装备最终未能交付。
在1937到1938年,中日战争爆发后,中国急需大量武器,德国的援助供应量迅速增加。1937年,军火价值飙升至8278万帝国马克,其中包括步、航弹、燃烧弹和防毒面具等。中国海军还购买了8艘鱼雷艇,每艘配备8枚鱼雷,并获得了10万个防毒面具以应对日本的生化战。南宫28,南宫注册,南宫网址,南宫平台,南宫娱乐,南宫娱乐官网,南宫娱乐登录入口,南宫官方网站,南宫app,南宫pc,南宫28官网,南宫28平台,南宫28APP,南宫28下载,南宫娱乐城,南宫游戏官网1938年,德国提供了最大的一批订单,其中包括30万支步枪、5万把毛瑟手枪、2万挺重机枪、800门大炮等,总计超过40万件装备,总价值达1.44亿马克。这些装备被直接用于中国战场,在淞沪会战中,德械师借助德国炮和机枪重创日军,虽然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,但依然成功拖住了日本的攻势。台儿庄和武汉会战也在这些武器的支持下,中国军队成功击退了日军,延缓了日本的闪电战。
然而,这段合作关系并未持续太久。1936年,德国与日本签署了《产国际协定》,开始向日本倾斜,忽视了中国的立场。1937年七七事变后,德国对中国保持中立,但随着压力的增大,德国于1938年2月宣布承认伪满洲国,并于4月停止对华军售,召回在华顾问。法肯豪森等顾问被迫回国,德国甚至威胁若不返回,将面临集中营的威胁。尽管如此,最后一笔订单仍然勉强完成,40万套装备仍顺利运送到中国。然而,随着德国的立场改变,最终中德关系完全破裂,1941年德国认同汪精卫政权,12月9日中国对德国宣战。德国此举转向日本,最终使自己陷入多线作战的困境。希特勒的战略错误显而易见,本可以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获取更多资源,但却选择了与不可靠的盟友结盟,导致自己面临更大的挑战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